首页 > 凯发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|玲珑漆篮藏往事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6:15    次浏览

刷二维码关注“海峡都市报大泉州”N海都记者林继学张帆黄谨文/图回忆是一根无形的线,把你的思绪与记忆中的往事相连。你在线的这头,TA在线的那头。因为有回忆,让人开始重新审视死亡。真正的死亡,是记忆的死亡,因为只有记忆死了,记忆中的这个TA才真正死了。正因为如此,前日“睹物思人”清明策划发起后,有众多读者来电来信。这两天,本报“天堂信箱”栏目,也陆续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,情真意切,饱含相思。细细品读,总会被字里行间的真情打动,情难自抑。今天起至清明节期间,我们将陆续刊登部分来信。因版面有限,文字将酌情删减,望见谅。50多年来,我家的佛像前,一直放着一只漆篮。红漆黑底的竹篮上,金线雕绘出“梅兰菊竹”,花叶细腻,像真的一样。漆篮是外婆给我母亲备的嫁妆,至今已有近百年,看着它总能勾起往事。我在泉州市区后城街的家,祖上曾是算命先生,专帮人挑良辰吉日,在泉州名气很大。父亲经人牵线,认识门当户对的母亲。据说当年婚礼办得阔气,一担担嫁妆,都用彩色漆篮装着。那时,漆篮是贵重物,只有迎神祭祖、寿诞喜庆时,才拿出来显摆一下。刚结婚时,做会计的父亲,在外忙碌。母亲心疼,总会精心做小点心,藏在漆篮里,等他回家吃,小两口过得甜蜜。解放前,算命行当衰败,四十出头的父亲突然去世,家中光景顿时一落千丈。30多岁的母亲,原本的大家闺秀,开始独自扛起照顾9个孩子的重担。收入没了,母亲就捡地瓜藤来煮,一锅黑乎乎的,我们兄弟姐妹却吃得很开心。可是,母亲却不舍得吃一口。她还去菜市场捡菜叶。家里穷得叮当响时,母亲并不自卑,她跟我们说,“我们家是穷,但照样要好好生活,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”。父亲去世后不久,母亲做起了小买卖。每天凌晨三四点,她就起床,煮一大锅豆,担子挑着,沿街叫卖。卖豆子时,她从来不用秤,每次都会多舀一点给人家。她觉得,少赚一点没关系,赚的钱够养育子女就行。她的话不多,我妹妹说,“妈妈很少言传,都是身教”。日子过得窘迫,母亲无暇顾及漆篮,丢的丢、坏的坏,直到50多年前,我出嫁时,家里只剩一只小漆篮。当年,母亲在小漆篮里装几个红蛋,当作嫁妆塞到我手上,“孩子,家里啥也没有,几对红蛋给你,愿你们婚姻美满”。母亲说时满脸歉意。婚后,我回娘家,总会用漆篮装小点心,孝敬母亲。如今,我捧着手中仅剩的漆篮,母亲的往事都藏在里面,似乎还能感触到母亲的余温。我经常跟儿孙们讲,教他们做人不卑不亢,实实在在,原来母亲从未离开我们。(讲述人:洪婷婷 77岁退休工厂办公人员)征集令1.遗物故事征集你是否也有这样一件故人遗物,藏在箱底,锁在抽屉,摆在书架,挂在墙上……让你时时追忆。又将一年清明季,你会以怎样的方式,珍藏和怀念他?告诉我们,你与遗物的故事,让我们为它郑重地拍张照,纪念一位难以忘却的故人。2.开通“天堂信箱”海都报推出“天堂信箱”栏目,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明寄托哀思的平台,如果您也在缅怀、追忆逝去的亲友,或是感恩生命中那些珍贵的故人,可以化思念为文字,将那份真挚思念,传递给我们。参与方式:1.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,留下你的联系方式;2.关注微信“海峡都市报大泉州(微信号:big-qz),把你想分享的遗物故事告诉BIG哥;3.投稿至邮箱[email protected];4.微博参与:写下故事+图片,文字标明“清明睹物思人”,并@海峡都市报闽南版。